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贵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俞幼清把信折起来,双手叠放在腿上,车内只闻正在努力平复的呼吸声。

    信上写戏班打泸州来,得罪了有势力的人家,耗光了钱财,蜗居在破败的三清观。那天唱戏的是班主弟子莫小寒,顶上的师姐师兄,一个死了,一个跑了。

    莫小寒是孤儿,被遗弃在戏班外,戏班养他长大。

    莫家班除了唱京戏还有特别之处,他们有一个女弟子,莫珃。嗓音清细圆润、纤巧秀丽,名噪一时。但政府严令禁止女艺人演出,认为妇女演唱有碍风华秩序,大师姐被迫停演。好运的是,一次登台结识了秀才郎,风风光光的娶回家了。

    秀才嫉恶如仇,同乡有位乡绅吴太爷为了涨水时不淹自家田地,强征邻里沃土做汛时排水塘,因此绝不屈于权贵,带头闹上了。

    吴太爷恼了,嘿你个刁民,吴某人宅心仁厚,为乡民谋利,兴修水利,你竟告我污状,好哇,给你点颜色看看。于是把秀才家的地一齐划入“水利“范围,冬月的风太利,不小心也刮倒了秀才家的房子。夫妇二人被打的半死,一路从郊外被运到莫家班,再一把火送莫珃与长了十几年的戏班团员。

    四川仍实行防区制,各防区里拿枪的说一不二,迫于淫威莫家班远走故土。

    幼清思忖了片刻,她拿了个主意,她同情极了这个也无父无母的可怜人。

    今晚是在秋江楼吃席,这间酒楼是幼清母亲嫁妆里的产业。舒家除了地契家私、首饰现钱还在重庆城置办了几处产业供女儿在异乡生活的滋润。其中就包括秋江楼,位于下半城长江畔,此外还有一间布行和参股的百货公司。

    与上半城的新派相比,下半城是古香古意、传统风貌。秋江楼大门坐西向东,朱漆广亮大门,四角攒尖顶高楼,暗八仙的彩绘在立柱、檐下处处可见。

    今日是徐家小姐十岁生日宴,徐家在造币厂做事,与市政厅关系紧密,徐家大院紧邻俞府,两家相交甚好。

    徐先生的秘书和家里管事正在迎宾,登记过客人的礼物就将男女宾客带往不同的包厢。侍应传菜、看茶忙得脚不离地,受邀的歌星唱着时兴的外国调子,整个场子热闹无比。

    席面是传统的川菜席,从成都荣乐园承袭而来,小碟开席,八大主菜囊括了鱼翅、海参、鲍鱼几大席面的菜色,最后一道清炖鸡孚,汤汁醇厚清澄。不过秋江楼仅小碟就有8个围碟1个中盘,且众采几大菜系精华,佳肴争艳。

    俞幼清被迎至东厢,点翠玻璃围屏隔出客人用餐区。各家的太太小姐齐聚一堂,珠光宝气,馨香扑鼻。

    徐家请的是家庭教师,因此徐玟除了邻里相熟的女孩少有同龄玩伴。幼清一进屋便看见徐玟在徐夫人监督下还偷偷地张望,而面上端的那副大家小姐模样煞是沉稳。两人目光相接,俱是绽颜一笑。

    她招招手,道:“小蛮,这边来。”

    幼清落座,两只小手便握在了一起,两人凑头聊着小女儿的烦恼与欢喜。

    席间女人们聊的最多的是时下流行的衣料、花样,哪家洋行又进了法国的香水,电影杂志上的女明星又和谁家公子交际。

    周太太一向开朗周到,有她在主人家绝不会担心席间客人聊的不尽兴。太太们打趣完了一圈俩小姑娘,开始了她们的话题。

    “幼清小姐,你们铺子上新进的蕾丝和羽纱怕是紧俏得很,今年夏天时兴这个吧?”周太太也是最爱时髦的弄潮儿,她转向幼清问道,“若是流行我得先订上,定比你们先穿上。”

    “铺子上的事情我是搞不懂的,夏天燥热,轻薄的料子是最合适的。不过蕾丝和羽纱隆重,点缀一二想来会很出彩,细布或是府绸平裁,绰约风雅。”幼清托腮想了半晌,甜甜的答道。

    席间另有夫人附和说:“是呀,你再梳一个小髻相配。你家先生是读书人,最爱清丽美人,这是不是就叫红袖添香。”说罢拿着手帕掩着嘴笑。

    周太太的丈夫是重庆大学的讲师,夫妇二人性格迥异,吵吵闹闹的倒也如胶似漆。

    重庆大学新建校,引进不少学者名流,筹钱出力,周先生一家响应了申报的号召来了重庆。说来俞家也算是校董,“全川善后大会”通过定案在成渝两地兴办大学教育,成都大学率先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经费捉襟见肘。在华西读书的俞思谦即刻写信回家,言安国兴邦在于教育,而教育又在于大学校,建议俞家出资共办学校,老太太便参了一股。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