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 做回手擀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早就返回学校了。听嫣然说了,大家就商量要一起过来。看,你多有面子啊,逛街的一个都没落下。”小清笑着说道。

    “白杨,倒底什么情况,我们能帮上忙儿吗?”

    “约到饭店,不会是请我们吃饭吧,哈哈。”

    “快说话啊,有什么事儿呀,都急死我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催问详情。

    “有求于大家,当然要请吃饭了,不过不是在这儿。咱们一边走一边说吧。”我做起了向导,准备引导大家往石磊家去。

    “去哪儿呀?”“借了个地方,就在小河沿魁星楼附近。”我应道。

    由于念小学的时候就住在祖母家,常听她讲些沈城的陈年旧事,因此对这一带的情况比较了解。为了缓解大家焦躁的情绪,我开始介绍周边的一些景致和趣闻。

    “说起这魁星楼,可有些典故。”我告诉大家,这座只留下了个名字的建筑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殿中魁星一手捧斗,一手持笔,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一只大鳌的头部,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因为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明清两代,每逢北方的举子们进京赶考,都会先到这里祭祀叩拜,祈求金榜题名。据说“三江才子”王尔烈也到此祭拜过。接着又介绍了《沈阳县志》中有关魁星楼夕照景致的记载——“魁星阁高峙城东,夕照晚霞,一望千里。”告诉大家,这“星阁晴霞”的景观还曾被列为沈阳八景之一。可惜高阁毁于十年之乱,不但美景看不到了,就连这魁星楼的确切位置大多数沈城的老人都找不到了。我边走边说这些杂闻趣事,就是不提请求帮忙的事儿,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贴近依依身旁的时候,我佯装不经意地问道,“小清说你们早就返回学校了,怎么来的这么迟?”

    “就是猜不出你让大家帮什么忙啊,七嘴八舌才过了点儿。”依依回答。

    “你怎么也来了?”我问道。

    也许觉得我问得奇怪,依依瞄了我一眼,嗔道,“怎么,不希望我来吗?”

    “不,不——说错话了,”我忙不迭地说,“高兴还来不及。”环顾左右,胡乱找些别的话题岔开来。

    石磊家本就不远,穿过一条窄巷子,上了一个小慢坡向左一转就到了。这院落儿杂居着七八户人家,又各自圈了小院儿。为了解决返城子女的居住问题,本来紧巴的老四合院儿里又搭了不少偏厦子。石磊家在大院落胡同入口处,是正面朝东的厢房。自家小院儿里种了不少花草,长势不错,有的才出苗,有的已经开出了花骨朵儿。大院里几个半大的孩子相互追逐着玩耍,见到一下子从外面进来这么多漂亮的大姐姐,显得有些惊奇,停住了脚儿,瞪大了眼珠子往这边瞧。

    “请进吧。”我推开石磊家半人高的木栅栏门,摆了一个邀请的手式,招呼她们进来。

    路上我已经告诉大家,借石磊家的地盘儿主要是为了商量点儿事情,当然顺便为大家准备了点吃的,如果有慢待之处还请海涵云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