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曼彻斯特情结 1、水乡情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多半是富豪子弟,尤其是到英国留学。但也有例外,比如靠各种缘由的资助或者别的方式去留学,浙江桐庐的林世恩即是一例。他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建筑,起因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林世恩家居浙江桐庐山区。

    凡是到过桐庐山区的人,没有不被其山水的灵秀所打动。那样一个山有黛色水有绿意的诗乡画地,真令人惊异,仿佛就是一块上苍给予的特别造化。桐庐之乡好象天公最得意的一幅山水画,尤其是在下过小雨后的清晨,清淡的晨雾像一片薄薄的丝纱,遮盖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让人觉得如同到了仙山琼阁,天上人间。光是远山的黛色,就有十多种,层层叠叠,各种濡染,是用文字也描写不出来的微妙差别。自然,那个地方历代涌现的文人骚客也多不胜举,大概就是对这一方圣地的回报吧。。

    林世恩的家虽不是书香门第,但也许是受染于这方水土的灵气,林家人皆温文尔雅,书卷气浓,代代都能很体面的过活。其实,在这样的山清水秀之地,不说人人是秀才,就是普通的山乡居民,气质中也自有一种儒雅风尚。人人都知书达礼,家家皆温柔敦厚。林世恩的祖父做过秀才,父辈不如祖辈,却也顺当地读过私塾。到了林世恩这一代,已是林家的三代单传了。在桐庐乡下,民间有个说法,凡是三代单传的家庭定有圣人出。林家目前看不出有出圣人的迹象和原由,但对第三代独苗林世恩,却抱有无限希望。何况世恩出生时,祖父曾到普陀山进过香,在庙中小住时曾得一梦,梦中被一和尚追赶,说要请回被林家带走的师傅。第二天回家,就有一男婴诞生。祖父随起名世恩,意思是世代不要忘记佛祖大恩。世恩在林家自是倍受关爱,从小就被祖父收到身边以经书哺育,以棋画喂养,自然长得眉清目秀,聪明过人。

    祖父过世的那一年,世恩年仅4岁,朦朦胧胧,不明世事。祖父把儿子与孙子叫至床榻前留言,嘱孙子世恩无论如何要读书到科举中第,以恢宏林家祖先曾经有过的光耀。不知何故,林老太爷因其自小由福建侯官(今福州)迁至浙江,却总以为自己是林则徐的后代。虽家谱无从查考,但老太爷确实常有手捻胡须深思熟虑的大家气象。

    世恩年幼尚不懂事,但总觉得父亲好象比祖父更有主张。父亲当时已做了镇上最大宅户黄府的管家,实际上就是黄家的账房先生,专门为黄家打理进帐出帐。世恩自小就喜欢偎在父亲的膝头,听着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响。随着父亲的算盘珠响过,世恩就会知道黄家虽然非常阔气,但他们的支出也是很大的,用父亲的话来说,出出进进,只是忙活了这个算盘珠了。每逢算盘珠响过一阵,父亲便会抒发一阵他的人生感慨,也不管世恩是否能听得懂,诸如:“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庄稼不收年年种”,“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等等,这些话比起祖父的“彩云易散月常亏”,“断送一生憔悴,只需几个黄昏”的诗文断句,却要来得简单易懂些。

    世恩八岁那年,母亲过世。第二年,父亲过世。上苍仿佛专与林家过不去,总是单单留下一根弱弱的独苗。剩下一个世恩在黄家,叫人好不怜惜。但没有想到,世恩自留在黄家后,却从此交了好运。

    开始,黄府是收留世恩做黄家子孙辈的伴读,虽说吃住皆在下人处,但世恩在东家的眼里却分明是另一种待遇。因为在黄家的这些小辈里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像世恩一样聪慧,听话。与大清朝廷有着血脉关系的黄宅虽金山银山,儿孙满堂,却没有一个在读书上有长进的。听佣人们说,这是因为黄家的男人太贪色,妻妾成群,劳累过度,留不住精气神,生养的后代都欠些造化。独独林世恩这个单传的孤儿,却像是造化独自点拨过的,能够过目不忘,出口成章。话语之间也朗朗顺畅,很是得体,很得私塾先生的喜欢,每每要拿了世恩去和黄家的子孙们做比较。于是,喜好舞文弄墨的黄家老太爷早早将世恩收为义孙,并将最宠爱的黄宅中最小的孙女冬儿许配给世恩,也不管其时冬儿年仅两岁,比世恩足足小了十岁。

    以后的事便顺理成章了。既然这义孙最有才华,又堪造就,在神仙居地桐庐待久了的黄老夫子也很有些出格的念头,他想让自己这个义孙更出息一些,便不顾他的皇亲国戚反对,异想天开学城里大户人家的样子,也把世恩送上了去欧洲留学的轮船。自然,年仅二十五岁的林世恩与十五岁黄渊冬的订婚也成为当时镇上最抢眼的话题。谁都说林家世代单传就说明是金贵命,几代的金贵应在了世恩身上。瞧人家自小金口玉言的沉稳劲,就不是凡夫俗胎能做到的。

    林世恩并不像乡人们传说的那样攻于心计。他只是时常在心底感到可笑和无奈,对他来说,这一切都不足以惊奇。不知从何时起,他就有一种宿命感。祖父和父亲的怀才不遇丝毫没被他承继下来,他很习惯恪守本命,随遇而安。包括为黄府的少爷们做陪读也没引起过林世恩的丝毫不适。他就没有过活泼的童年,对于一个少年时代就没有母亲的儿童来说,天大地大都是可以相倚相伴的,他对任何外界的悲喜都不会轻易被感动,就是那个将与他终生相伴的小姑娘冬儿,也似与他无关,一切还很遥远,他觉得他距离这个世界一直就很遥远。

    但是有一次,在一个寒冽的隆冬清晨,冬儿出现在他早起背书的竹林里,他才开始略略注意到了这个典型的江南秀女。他的心里也好象第一次对这个世界有了亲切感。

    那一天,世恩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到后院的小竹林里背书应考。自从得知老太爷已应诺要他留洋深造后,他的晨读好像有了目标。这以前的读书日子,他都是貌似晨读而实则是在听鸟语花絮。在这个世界上,距离他最近的只能是大自然,他常常觉得做人还不如去做一叶小草,素朴地感知四季变换,又可以在自然中简单轮回。对于一个芸芸众生的凡人来说,一念一生,该是多么漫长。他本来早就可以出门在外了,可是因为读书的缘故,就这样一直地待在黄家,虽然也去镇上读中学,去城里读高中,但最后的归宿还是要回到这里。当然,回到这里也没有什麽不好,可如此这般,又有什麽意义,念不念书,差别不大,万物生长,所见皆书,他对人生没有惊喜。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