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名门望族与豪门寒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堂上可能并不在意那百车春税,敢劫春税这种行为,才让朝堂恼火。这事儿若是不了了之,今儿你劫,明天他劫,那还了得,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种事情,若是能出动大军解决,张默相信,这会儿大军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可惜,这种劫案,军队也无能为力,只能不停的一级级向下施压。

    大周立国五百年,权力结构变化了许多,当年的兄弟共治天下,早就变成了一个笑话。周太祖的确仁义,可后辈之间的关系就难说了,再频繁的联姻,也无法打消对权力的追逐。

    这五百年间,大周出现了六代名君,其结果就是一步步蚕食那十九位的属地,原本是周天子占天下半数,如今大周朝堂,至少能控制大周七成地区的权力。

    大周出过六代名君,那十九家的后人也不完全是败家子,有败家的,也有兴业的。十九家之中,名存实亡的已经多达十三家,余下的六家之中,有两家相当强势,不仅保住了祖上留下来的家业,更是发扬光大,实力强爷胜祖。另外四家,就只能苟延残喘,若是三代之内,再不出强势人物,最后结果应该和另外十三家一样,留下来的只是一个名号。

    按大周官制,县令是考评制,七品以上才是真正的官,七品以及七品下为士,也就是百姓口中的士族。四至六品为勋、二至三品为爵、一品为王公,这种划化,只是民间的说法,实际上要比这复杂得多。

    总之,在平民眼中,带品的都是官,只要是官就是士族,只要是士族,都要称呼一个‘爷’,以表示敬意。

    一县之中,除入品八人之外,还有名门、望族、豪族、寒士四类,都可以称士族。

    考评,是指每五载一考,分上、中、下三等九级。

    一年上上等,升!一年下下等,降!

    考评决定县令的前程,内容非常详细。考评制只对七品以上的官位施行,张默这种八品官,不在考评范围内,想要升官,玩的是举荐制。意思是说,有人觉得你行,也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推荐你升官。

    按这两种并行的升迁制度,结果就是县丞多为当地豪门寒士把持,县令则是异地为官,多出自名门、望族。

    蓝县的县令,就是出自名门会氏,在大周名门之中,会氏能排进前五,祖上出过多位宰辅、尚书……

    张默只是识字,所知有限,反正这位县令的出身,非常的牛叉。两人合作了三年,各有输赢。张默的优势很明显,本地为官,根深蒂固,占着地利、人和,斗起来不落下风。

    其实这是人家让了一手,毕竟县令不常住,为官一任或者两任就走人了,县丞若是没有人脉,基本上一辈子就钉死在一个地方。

    总结起来,名门望族把持朝堂,豪门寒士把持底层官员,形成权利平衡。前者指引方向,后者执行。

    象张默,就是寒士阶层,属于极少一部分,靠自己的力量,进阶士族的凤凰男。

    会泉抬头看了一眼张默,两人配合了三年,也斗了三年,对方是他不太看得起的寒士。不过他承认,寒士可能未必有才,却都很能干,用两个字形容--务实。

    “我们需要付出多少?”修士这类人,让人又恨又爱,有真有假,有骗子,有显灵。即使是名门望族,对修士也是两种态度并存,要嘛敬而远之、要嘛全力交好,反正不得罪就是了。好在敢自称修士的人极少,拿不出点令人信服的东西,谁敢称修士?

    “一千刀币。”张默伸出一根手指,八百,不存在的,过一遍手,赚两百刀币多吗?

    没等会泉开口,张默接着说道:“或者等值的物品也可。”

    一千刀币,那真不能给,就算县里有也不行。

    等值物品,这个说道就多了,可操作性更大。原本想拒绝的会泉犹豫起来,敢狮子大开口的修士,应该有些本事儿,有张默备书,原本连一成都不信的会泉,至少信了五成,出身名门,他小时见识过真修士的风采,的确令人折服。

    “是先还是后?”会泉问道,这个区别可大了,先要钱的多是骗子。

    “先。”张默回答道。

    “这……”会泉又退缩了。

    “下官作保,财不出城。”张默说道。

    疑?这也是个办法,一千刀币价值的货品数量可不少,只要不出城,给你又何妨?若是找不回春税,东西可以收回来,人也要问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